联系人:田老师
电话:400-001-5291
手机:18580685888
邮箱:tianhonglin@tianborui.cn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南方香榭里小区47号附23号
在儿童乐高学习过程中,有效地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:
一、搭建顺序与结构规划
基础优先原则
引导儿童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。例如,在搭建高楼大厦时,先强调搭建稳固的底座,告诉他们这是整个建筑稳定的关键,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。这种从下往上、从基础到主体的搭建顺序,能让儿童初步理解结构的逻辑关系。
框架构建
鼓励儿童先构建整体框架,再进行细节添加。比如搭建桥梁时,先搭好桥的桥墩和主梁部分,确定桥梁的基本架构后,再考虑添加栏杆、桥面纹理等细节。这有助于儿童学会从整体布局出发,规划搭建的逻辑顺序。
二、功能实现与因果关系
目标导向搭建
给儿童设定明确的搭建目标,如搭建一个能够运输货物的乐高小车。在这个过程中,引导他们思考实现运输功能需要哪些部件,如轮子、车身、连接装置等,并且理解这些部件之间的因果关系,即轮子的滚动才能带动车身前进从而运输货物。
问题解决逻辑
当搭建过程中出现问题时,引导儿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。例如,搭建的乐高结构不稳定容易倒塌,引导他们思考是基础不稳固、结构不对称还是连接不紧密等原因造成的,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搭建方法,这能强化儿童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运用。
三、分类与组合逻辑
积木分类
让儿童对乐高积木进行分类,可以根据形状(如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等)、颜色或者功能(如连接类、装饰类等)进行分类。在分类过程中,儿童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积木的特点,为后续的搭建组合奠定逻辑基础。
合理组合
引导儿童根据搭建的需求,选择合适类型的积木进行组合。例如,在搭建一个乐高机器人的手臂时,需要选择能够弯曲和伸展的积木(如带有铰链的积木),并与其他连接积木合理搭配,使手臂能够正常活动。这有助于儿童学会根据功能需求进行逻辑组合。
四、模式识别与重复规律
图案与结构模式
引导儿童识别乐高搭建中的模式和重复规律。例如,在搭建乐高城墙时,可以引导他们发现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个瞭望塔的结构模式,或者城墙砖块排列的重复规律。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洞察力,让他们能够在搭建中运用模式和规律来提高效率。
序列构建
鼓励儿童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搭建,如按照颜色交替或者形状交替的序列。例如,先搭建一个红色长方形积木,再搭建一个蓝色正方形积木,然后重复这个序列。这能让儿童理解顺序和规律在构建中的作用,强化逻辑思维。